紀念音樂大師百年誕辰講座 — 伯恩斯坦的音樂原動力
2018.06.26 | 18:30
培正中學H座8樓禮堂
《伯恩斯坦的音樂原動力》講座反應熱烈
為紀念享譽國際樂壇的音樂大師倫納德‧伯恩斯坦冥壽一百周年,聖庇護十世音樂院於本周二邀請蓮娜‧伯恩斯坦舉行《伯恩斯坦的音樂原動力——紀念音樂大師百年誕辰講座》,出席觀眾多達二百五十人,公眾踴躍提問,反應熱烈。
講座開始前,主辦單位特別安排本澳青年薩克風手呂瀚章及聖庇護十世音樂院校友 Igor Filipe do Amaral演奏五首伯恩斯坦的音樂劇《夢段城西》的選段。透過音樂演奏,帶起現場氣氛,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其後由聖庇護十世音樂院院長劉炎新神父致送紀念品給蓮娜‧伯恩斯坦及擔任是次講座翻譯員李正欣博士。
蓮娜‧伯恩斯坦是伯恩斯坦最小的女兒。她講述其父親是一位集指揮家、作曲家、鋼琴家、教育家、理論家、社會活動家於一身的藝術大師。他二十五歳為紐約愛樂樂團擔任助理指揮,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指揮生病,讓伯恩斯坦臨危受命站上指揮台。他以卓越的才能演繹多首高難度的作品,令聽眾為之震驚,一鳴驚人,說明機會往往留給有準備的人。從此他的工作不斷,除了指揮外,他同時為音樂劇及芭蕾舞作曲。史特拉汶斯基曾笑說他是“一間音樂百貨公司"。伯恩斯坦亦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美國五十年代初期,電視是當時最重要的新媒體,他以新穎有趣、深入淺出及幽默輕鬆的手法,透過電視節目介紹古典音樂,深深吸引一眾年輕人,使古典音樂成為美國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伯恩斯坦對音樂的熱情從未間斷,他晚年時仍不斷努力地從事教學及指揮演出,尤其是他在哈佛大學一系列的音樂講座,成為他其中一項重要成就。他一生貢獻給音樂,直到1990與世長辭,其影響力遍及全世界。此外,伯恩斯坦亦是一位人道主義者,為爭取和平、公民權利及人的尊嚴而努力奮鬥,他認為生命是需要經常閱讀、聆聽及廣施仁愛。
是次《伯恩斯坦的音樂原動力——紀念音樂大師百年誕辰講座》獲澳門苦難善耶穌會、美國駐香港及澳門領事館贊助;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協辦;特別鳴謝香港管弦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