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榮神父和澳門本土聖樂

一九九六年,澳門聖若瑟修院出版了兩卷聖樂歌集Exultate《喜樂》,其中經系統整理和收集了修院內藏的關於修院歷來師生創作的禮儀歌曲共二百二十四首;當中較重要且佔作品數量較多的作者如馬炳靈神父、顏嚴若神父、司馬榮神父和區師達神父;他們中,作品最豐富的是司馬榮神父,共一百○八首。據悉,司馬榮神父在澳門工作期間的音樂創作數量遠遠不止此數,有些刋登在其他刋物中、有些應友朋請求創作、有些遺失了,甚至有些被當廢物處置了,亦有一些流落到坊間或外地的。近年,在一些有心人的努力下,他的一些較重要和大型的聖樂作品,重新被發現而回歸澳門的懷抱。

要談澳門本土的聖樂作品,不得不提奧地利音樂家司馬榮神父。

司馬榮神父(Pe. Guilherme Schmid ss 1910-2000)一九一○年生於奧地利柯斯坦鎮(Austria,Hornstein),幼年時已從他的祖父家培養了對音樂的興趣;一九二二年在維也納的一所由慈幼會創辦的中學唸書;一九二八年加入慈幼會,並負責指揮溫地華多府(Unterwaltersdorf)學校的歌詠團和銀樂隊直至一九三三年到德國攻讀神學和哲學為止;期間司馬榮繼續在維也納音樂學院進修音樂;一九三七年晉鐸後在弟羅勞(Tirolo)和夫麥斯(Fulpmes)教授音樂;一九三九年應澳門主教高若瑟(D.Jose da Costa Nunes)之邀來澳門主持聖若瑟修院複音樂團及指揮管弦樂隊,並教授額我略聖樂;在澳期間,曾擔任澳門警察銀樂隊指導員達十二年之久;後來更兼任澳門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音樂教授和慈幼中學校長;一九六六年七月,因健康欠佳返囘奧國靜養。

返奧後,司馬神父退而不休,在溫地華廣收門生,教授管風琴,同時又擔任當地一個名為Tambuizza管弦樂團的指揮。

在澳門工作期間,司馬神父寫作了大量的中文和拉丁文聖歌,都是簡易和熱情洋溢,引人入勝的調子;他又為當時的警察銀樂隊編寫了不少樂譜,他的音樂經常在電台播放及在公眾場所演出。

司馬神父在澳門從事音樂工作二十七年,可謂桃李滿門,不少人受他培育而成材,主教高秉常和林家駿、神父如區師達、莫慶恩、鄧思恩、李冠章、劉志明、吳天福、梁加恩,以及前香港主教湯漢等都是他的學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酷愛音樂的澳門名人羅保博士與司馬神父關係很好,在音樂方面深獲司馬神父的教益;著名音樂家林樂培也曾受教於司馬神父,並常欣慰地說:“司馬神父是我的啟蒙老師,沒有他便沒有今天的林樂培。”

司馬榮神父二十七年來在澳門致力音樂培訓工作,有部分弟子亦已在國際樂壇上闖出了名堂,並在他們不遺餘力促進澳門樂壇的發展下而成就澳門今日的音樂盛況。因此,我認為司馬榮神父是澳門當今樂壇的祖師。

司馬榮在澳門聖若瑟修院成功培育了兩位出色的、已獲國際認同的澳門音樂家——區師達神父和林樂培;同時,他又兼任澳門警察樂隊指揮十二年。他的高徒區師達在里斯本學成囘澳,先後創立了複音合唱團和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一九八三年,今天的澳門樂團的前身澳門室樂團成立,區神父就是主力的創辦人,而林樂培於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九年獲聘出任澳門室樂團的音樂總監;其時,澳門警察樂隊的指揮及澳門管樂協會的創辦人梁健行和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協會的創辦人許健華也是澳門室樂團的成員,後者更是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的學生。此外,嚶鳴合唱團的創辦人本人和林平良先後是區神父創辦的複音合唱團的成員,林氏亦是本人的學生。

如此看來,上述的人物和音樂團體與司馬榮神父都有着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所以説司馬榮神父是澳門當今樂壇的“老祖宗”並不為過!

以上情況僅是我個人的看法。但無論如何,司馬榮神父的臨現,對澳門今天的音樂和樂壇發展的無形影響力確實存在。或者,這與他來澳門的初心毫無關係,今日澳門樂壇的蓬勃也不是他刻意促成的;他在澳門期間,只因他作為音樂家的天性和天職,以及因應各方實際需要而工作,他在音樂方面培訓聖若瑟修院的學生、因應教堂實際需要創作禮儀音樂、為警察銀樂隊創作或編寫樂曲,甚至為一些學校(包括愛群小學)寫作校歌,一切都來得那麼自然。

伍星洪

司馬榮神父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

其他